周至建县两千余年,因“山曲为盩,水曲为厔”而得名,南依秦岭,北濒渭水,襟山带河,素有“金周至”之美誉。是西安的西大门,全县总面积297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76%,辖1个街道19个镇,376个行政村,总人口68万。周至自然生态良好,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首批最具魅力生态旅游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全县森林覆盖率66.6%,森林面积占全市森林总面积的52%,秦岭北麓面积占全市秦岭北麓总面积的41.8%;境内15条河流年径流量10亿立方米,年向市区供水3.05亿立方米,是西安市的主要水源地。文化底蕴深厚,有“天下第一福地”老子讲授《道德经》的楼观台,因白居易创作《长恨歌》和隋代佛舍利而扬名海内外的仙游寺,华夏正财神赵公明故里,大儒李二曲等人文史迹.... [详细] |
|
|
| |
|
周至在尧舜代时,即为古骆国,夏属古雍州,商称郝国,周秦之际,置之内史,地属京畿,汉武置县,即名周至,相沿至今。 [详细] |
|
| |
周至县属西安市辖县,北濒渭水,南依秦岭,东西和户县、眉县接壤。距西安市区 78公里 。域内西南高,东北低,山区占76.4%,为千里秦岭最雄伟且资源丰富的一段。北部是一望无垠的关中平川,土肥水美。南部是重峦叠障、具有神奇色彩的秦岭山脉。山、川、塬、滩皆有,呈“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 13.2℃ [详细] |
|
|
| |
|
农业资源:初步形成了南部沿山旅游观光带、中部猕猴桃经济带、北部沿渭蔬菜花卉带,发展城郊型农业。是猕猴桃作为立县产业来发展,人工栽植面积13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县和唯一的猕猴桃标准化管理示范县。培育的猕猴桃优质品种“秦美”、“亚特”通过国家鉴定并分获金、银奖,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旅游资源:周至历史悠久,山水擅关中第一,山川秀丽,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颇多,人文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汉家离... [详细] |
|
| |
在猕猴桃产业区域品牌策划、龙头企业引进、物流体系建设、电商行业扶持等方面频频发力,打出了一套促进猕猴桃产业提档升级的“组合拳”。累计改造升级老园区1.5万亩,猕猴桃物流交易中心开工建设,中国猕猴桃航天育种中心在我县挂牌成立;2017年西安?周至猕猴桃主题年会暨周至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成功举办,“周至猕猴桃,鲜甜自有道”“终南山下,道地好果”品牌口号深入人心;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举办猕猴桃宣传推介活动;周至猕猴桃以38.28亿元稳居中国猕猴桃区域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一位,全国猕猴桃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顺利通过国家评审;荣获第十届亚果会“中国农业品牌建设十大杰出贡献奖”、第十五届中国果菜产业论坛“2017全国十佳果品地标品牌”,我县荣获中国农业品牌学府奖“政府贡献奖”。 [详细] |
|
|
| |
|
集贤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配套道路及雨水管网工程即将完工;给水管网一期工程基本竣工,与秦岭国家植物园供水管网实现了贯通;振兴北路(二期)、集财南路(二期)、科技大道绿化工程全面完成。成功签约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尧天生态新城等17个项目,新增慧科植物、国诚中电等9家建成投产企业,贝迪斯可、幸福制药等8家企业正在建设。预计园区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6.9亿元,实现工商税收2400万元。 [详细] |
|
| |
《周至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对县城的定位:“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卫星新城,以商贸物流为主导,以文化旅游为承载,打造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发展规模:“面积25.1平方公里、人口25.8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9万人。城区路网结构为“九横十五纵”,城区现有公厕23座、广场10个,给水普及率100%,排水普及率85%,人行道铺装率90%,污水处理率85%。县城区绿化总面积299.9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95平方米。现有保洁员278人。今年以来,投资4000余万元,实施南环路东段(108过境线)道路工程,新增污水管网约6公里;投资1500万元,对县城农商街、中心街、老街等主干道人行道进行大修,改造人行道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80余杆;投资800余万元,完成了县城至渭河桥段高速引线道路照明工程和八云塔景观亮化工程,共安装路灯188套;投资1700万元,完善了供水、供气及强弱电网落地改造工程... [详细] |
|
|
| |
|
沙河二、三期连接段和高压线落地迁改工程进展顺利,秦岭国家植物园(一期)盛大开园,道文化展示区大熊猫保护中心、普洱茶科技园项目加快实施,西南塬区观光旅游路项目全面启动,活龙山景区公主街等项目基本竣工,黑河国家森林公园傥骆古道修复、厚畛子玉兰花谷项目扎实推进,西部爱尚花世界、维通农业观光园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在全市首家挂牌成立了县级旅游发展委员会,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各大景区民俗体验、非遗展演、文化节日等特色活动和地域美食、乡村餐饮更加丰富,旅游产业体系日益完善,产品供给不断优化。周至旅游形象宣传片在央视成功推出,我县荣获“第二届全国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和2017“最美收获地”称号。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5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1%、105.5%。 [详细] |
|
| |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综合施策,强化保障,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特点。县级领导包抓重点板块机制有效落实,10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2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02%。紧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接待客商123批650人次,洽谈项目64个,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我县。第21届西洽会签约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339.36亿元。抢抓政策机遇,大力推行PPP模式,策划包装项目88个,计划总投资526亿元。 [详细] |
|
|
| |
紧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接待客商123批650人次,洽谈项目64个,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我县。
第21届西洽会签约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339.36亿元。抢抓政策机遇,大力推行PPP模式,策划包装项目88个,计划总投资526亿元。 [详细] |
|
|
| |
|
认定科技企业5家,申请专利105件,6个众创载体全部建成投运。完成4所幼儿园、56所义务段学校和4所高中新建改建工作,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义务教育段学生营养改善实现两个“全覆盖”。 [详细] |
|
| |
重视发挥人民团体、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切实加强统战、民族、宗教和对台工作。顺利完成了工商联换届。广泛开展普法和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县、镇、村三级普法网络更加健全。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创建标准化调委会110个。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办案,营造了公正执法的良好氛围。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双拥共建”取得新成效。认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最美周至人——我身边的... [详细] |
|
|
| | |